次所要討論者,延續著Daniel Bell所談的後工業社會在生產形式的變遷問題。Krishan Kumar主要亦在談論後工業乃至後現代社會的生產形式的變化,並且,就當前所觀察到的資訊社會的生產形式的樣貌,與工業社會的生產形式作一個對比。

               後工業社會與資訊社會的運作邏輯
 
資訊社會學研究
 
讀本:
Frank Webster, 2004,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IS), Routledge.
範圍:
Kumar, 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 IS, 103-120.


次所要討論者,延續著Daniel Bell所談的後工業社會在生產形式的變遷問題。Krishan Kumar主要亦在談論後工業乃至後現代社會的生產形式的變化,並且,就當前所觀察到的資訊社會的生產形式的樣貌,與工業社會的生產形式作一個對比。
 
Kumar認為,資訊社會的工作型態與其背後的運作邏輯,仍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思維。即使資訊社會的生產工具有所改變,知識處理技術的能力也大為提升,但是工作的型態則比起工業革命時代的泰勒化生產模式,其實並無太大差異的改變,甚至,彈性化勞動的形式將工作者的勞動力更為剝削。同時,後現代社會或者所謂的資訊社會,其將知識或資訊視為是一種商品,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下,網際網路就只是被看作是一種商品的市場與通路,在其中維繫運作的大部分思維仍是如何賺錢。若是如此,則資訊社會這個概念的成立,並不會有助於解放人的自由。甚至,我們將會連休閒的時間,也被拿去做「勞動」(例如傳播政治經濟學裡的「閱聽人商品論」概念,閱聽眾在家裡看電視的同時,也成為電視售予廣告主的商品,替電視台”勞動”生產收視率,同時並且位置幾換取節目的收視)。
 
而若資訊社會實際只是一種資本主義的變形,則更大的憂慮在於,這個社會的不平等仍無法弭平,甚至更有擴大衝突的可能。這樣的憂慮來自於資訊社會商品或資本壘積形式的集中化(電信與資訊服務業、廣電媒體業的高資本額門檻與高技術門檻),以及生產工具(電腦與上網能力的有無所造成的「數位落差」)的有無所造成的。就本文來說,其認為,資訊社會的工作職業轉變,造就的是更多的資訊與服務業的藍領工人。這些工人並且以人力派遣的勞動彈性化方式工作著。這種更形壟斷的資本主義所造就的,除了工作者的異化更為嚴重之外,更加強了階級的維繫,甚至把工業社會的存在的大量中產階級,往兩極化的方向拉扯,導致所謂「中產階級的消失」。
 
大抵上,眾多左派學者對於後工業社會或資訊社會的理解,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或從生產形式的勞動型態來看,大致上都把資訊社會與後工業社會等名詞,認定為一種只有技術變的資本主義社會。他們擔憂的,是這樣的邏輯背後,所隱涵的階級意義、不平等加劇的危險。事實上,左派學者大抵都認定這些社會背後的意涵都還是資本主義的結構,商品與資本壘積的形式仍舊與兩百年前馬克思所見是一樣的。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以具體作為,彌補這類仍就存在甚至更形惡化的問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