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午2:00-4:30,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有一場探討中國時報裁員事件的座談會。本部落格會進行現場立即實況轉播,有興趣卻無法親身參與者,歡迎利用。同時附上議程如下:

中時事件座談會
從中時裁員事件談報業與其勞工未來
—勞工權益、企業經營與公共政策

時間:2008年10月2日 2:00-4:30pm
地點:台大新聞所103視聽教室
主辦單位:媒體改造學社、台大新聞所


2:00-3:10  報業經營的出路與媒體政策的想像

與談人:林聖芬(中國時報社長)
    俞國基(自由時報副社長)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主持人:張錦華(台大新聞所教授)
 
近年來台灣報業嚴重衰退(如閱讀率下滑、多家停刊與規模縮小等)。但外來的《蘋果日報》卻異軍突起。其中關鍵因素包括報社的言論立場與新聞品質、內部經營、與國家媒體政策等。

因此,本場討論的子題如下:
 
1.台灣報業如何設定言論立場與維持新聞品質?與讀者的關係為何?
2.台灣報業內部經營的特色為何?有何問題?
3.台灣報業發展的歷程,對未來媒體政策有何啟示?

3:20-4:30  從中時事件看媒體勞工運動的未來

與談人:陳文賢(前中國時報產業工會常務理事)
    徐國淦(聯合報產業工會理事長)
    顧美芬(目擊者總編輯,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代表)
主持人:劉昌德(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
 
中時工會自1988年成立以來,以講究紀律與組織力為人樂道,在報業自動化、中南編裁徹事件上等重大勞資爭議上的抗爭,充份展現了工人團結的精神與行動能量。但在今年中時資方宣佈本業大量解雇後,令人錯愕地未通過罷工投票,八月底進一步選擇「光榮解散」。二十年來,中時工會的興衰與台灣大報由盛轉衰的經驗同步,其間的關係值得關注。

本場討論的子題如下:

1. 面對資方以閱報人口衰退、廣告市場萎縮為理由,要求調低員工薪資福利,或直接關廠、或大量解雇,媒體工作者應如何因應?
2. 白領新聞工作者(記者、編輯)加入工會的比例向來不高,為何如此?面對報業的變遷以及更嚴酷的工作環境,具體團結白領工作者的可能性何在?
3. 如何平衡專業信仰與工人團結的目標,使專業自主與媒體工人運動結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