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政部長江宜樺曾於2005年擔任台大政治系教授時,在《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十四期發表一篇名為〈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的文章,其中第56頁提及:「..如果大學真的變成職業訓練所,那麼整個國家將成為一個龐大的工廠,沒有人會去反省工廠存在的意義...」

此段真知灼見,對照近日教育部「訂單式」培育人才方案的新聞,甚為有趣。什麼是「訂單式」人才培育?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畫面,企業向教育部與大學下訂單「批貨」,要求教育部與大學開啟「專業教育生產線」,並且在一年內「生產製造」出一批又一批,以「科系為分類並編號」的人才產品,提供給財團企業使用。這不就意味著,大學與教育部自降格調,成為專為企業財團製造勞動力的「人才工廠」?此一過程中,學生也已經不再是完整的人,而是由企業訂購、大學生產的「勞動力商品」。

若再加上先前有關大學排名,五年五百億的新聞資訊,大學存在的意義早已不再單純,此般狀況下,大學已成為:一、國家與學術競爭力的知識代工廠,教授與研究生同為生產知識的工人,為達成國家發展的目標發表Paper努力不懈;二、大學是企業的代工廠,替企業研發生產新技術與新模式,同時亦替企業財團生產人力資源。以此,高等教育早已不是什麼神聖的知識殿堂,而是確確實實的職業訓練所與人才知識代工園區。

然而,去年因八八風災內閣改組而撤換的前教育部長與政大校長鄭瑞城曾在另一刊物《傳播研究簡訊》第十五期指出:「知識的創造與傳承、人格之陶冶是大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大學教育必須在知識及人格教育上求其完整、平衡,並再知識及人格兩面向內外亦各求其完整、平衡,才能達致全人教育知本質。」鄭前部長認為,大學教育在使人成為豐富完整的個體。

不過,這樣的思維,似乎沒有在其任內感染教育部內的政策規劃官員,反而是任由其部屬為了挽救失業率規劃一系列不當的政策,諸如降低全台一般薪資並把實習從教育意義改成搶救失業率意義的22K實習方案。

前述「大學不是工廠」、「大學教育是全人教育」,這些話是馬政府團隊現任內政部長與前任教育部長任職大學學者時,於學術刊物上留下的正式論述與紀錄。只是,對照馬政府教育政策單位現今一連串的政策作為,著實諷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