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參與傳學鬥所舉辦,閱讀《全球好萊塢》的讀書會,筆者突然發覺到,台灣電影產業有著很嚴重的生存危機。此危機來自於所謂的「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筆者認為,台灣電影的先天不良在於早期政府對於電影的輔導心態與整個電影產業輔導制度、產業結構、法令檢查與設計的不良;而後天失調則是遭逢來自好萊塢電影發行與映演的強力登台,大舉佔據台灣整個電影產業的發行端與映演端,連閱聽眾的口味也被好萊塢的電影文本給寵壞了,再加上一連串對於台灣電影創作者的打擊,台灣電影產業的枯竭是無可避免!

 《全球好萊塢》一書,在探討好萊塢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文本與自由主義邏輯,配合美國政府的協助,在全球建立一個國際分工的體系,以此迴避工會的抗爭,而達到經濟學最原始的原則「求得市場利益極大化」!本書最大的好處,是將好萊塢如何突破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文化保護政策的手段,明白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並且對其進行強力的批判!也因此,看在台灣讀者眼中並且對照台灣當下的電影產業與政策環境,本書能夠很明白的顯示出台灣電影產業與政策目前所處的困境與缺失!

 參加讀書會並且閱讀本書後,筆者綜合了其他學長姐與讀書會成員的見解,整理了大家與筆者個人的看法與見解!

一、對於政府:

 政府應該正確認知電影產業是為所有文化產業的火車頭,在文化彰顯與保存、經濟生產的生產價值上,電影是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與功能。電影不該只是宣導政令,宣揚國威的宣傳工具,他應該是各種類型創意與文化展現的場域!對於各種輔導電影振興的方案與措施應予以確實執行,對於本國電影放映配額的保護應該確實立法與執行之。

 政府應是站在一個輔導的角色而非控制與管制的角色,且更應重視電影作為一個文化產業的領導地位。

二、對於導演:

 台灣的導演身處困境之中,有個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的籌措!台灣的導演應該體認行銷的重要,與貼近大眾口味的電影文本,無論資金的多少,讓自己的電影利用各種媒體管道推展出去,才是未來是否有能力在繼續揮灑創意與熱血的關鍵所在!

三、對於觀眾:

 台灣的電影消費者口味,已經被美國好萊塢餵養成習於好萊塢式的大眾口味!另外,對於對台灣電影的刻板印象與文本解讀力的不足已經成為了一種強大的殺傷力,它足以在國片尚未映演前,就先被否定。也因此,重新改變台灣電影消費者對於國片的觀感與印象,加強電影文本分析等類似的通識教育應是當務之急!

 據此,政府、電影產業發行映演與製作三大環、以及觀眾,是構成台灣電影結構的三大結構,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有重大的改變,才能改革現在的台灣電影產業,雖是工程浩大,但除此別無他法吧?

(本文為傳學鬥電子報205期投書原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