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創會會長、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副主任兼國會小組召集人、媒體改造學社成員的何榮幸先生出書了,書名是《媒體突圍-2005新聞獎大滿貫的背後故事》。此書一出,我便有著一探究竟的衝動,直到剛剛買下了它並且粗略的翻閱了一下。

這本書,是何榮幸記者於去年奪下多項台灣重要新聞獎項,四項新聞專題評論作品及其每篇寫作背後故事的集結。也就是說,這本書不止告訴我們它的新聞專題與評論寫了些什麼?還告訴我們,這四篇專題與評論的背後寫作過程,是如何從發想、蒐集資料,到實際採訪、寫作,最後得獎。這個寫作與發想的幕後故事,更是我們可以了解與學習的地方。

四篇新聞專題與評論依序為:
 
一、「體檢公共建設─台灣公共建設閒置浪費的診斷與對策」專題
  (獲第十九屆 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
二、「休耕啟示錄─農地休耕政策的破敗與出路」專題
  (獲第四屆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
三、「全台飆節慶─文化大拜拜的迷思與出路」專題
四、「追尋媒體公共化」系列評論
  (獲得第三十一屆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
 
作者作為一位在新聞崗位上堅守16年的資深記者,這本得獎作品與其背後故事的文集,在當今台灣媒體過度開放而記者專業性大受質疑的時期,事實上極具意義。這個意義呈現在三個方面:1.新聞傳播學院內基礎教育的學習典範;2.線上新聞工作者的參照與自我反省;3.公民媒體素養與大學媒體識讀通是教育的參考學習教材。
 
在台灣的大學新聞傳播教育裡,有一系列非常基礎的入門技術訓練課程,叫做「新聞採訪寫作」。在這類課程中,我們所用的教材,不外乎是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的教材書聖經、美聯社新聞報導的國外範例,或者幾本止乎原理原則式的新聞學與新聞採訪寫作教科書。在台灣,就書籍出版形式來說,少有當代的實際新聞寫作典範,可供學子參考與學習(當然還是有一些),而且,討厭的是我們日日碰到的大多數是傳統新聞採訪寫作所忌諱的反例。就此,何記者前輩的這本書,對於學院內的新聞教育在實例典範的參照上,俾益頗大。
 
再者,何記者前輩與其同事林照真前輩,同屬台灣新聞得獎最多的線上媒體工作者之二。在當今媒體紊亂的台灣社會,除了媒體工作者勞動權意識的缺乏外,台灣新聞媒體工作者最缺乏的,是值得尊敬與學習的典範。何與林兩位記者,橫跨了社會運動與商業主義致上的兩個年代,如今在諸多同輩紛紛離開工作崗位,高升進入政治或其他領域之時;在當今惡性競爭至極,進而過份剝削基層工作者的媒體環境之中,兩位資深記者前輩仍堅守崗位,甚至仍可產出如此質量豐富的新聞專題與評論,怎麼不令人激賞與敬佩呢?而在如此惡劣環境下,仍能產出而得獎的新聞作品,當前的線上媒體工作者怎又不去對照反省呢?
 
其三,這樣的作品,一方面,讓其他非新聞傳播科系的學生,得以認識一種新聞報導與評論的典範模式,讓他們對於新聞及新聞傳播業有正確認識;二方面,讓社會大眾了解,政策是怎麼一回事,而我們是否更應該積極善用媒體,去關心與我們最切身相關的民生政策議題?
 
當然,有人會認為本文過度的讚揚一本普通的新聞作品集。有人會甚至會對何榮幸前輩的報導以及中國時報這塊招牌,有所質疑。的確,也許這本書也沒那麼好,但作為一個惡劣環境的時代下曾經試圖努力過的一段過程,這樣的書是需要去宣傳並且主動閱讀的!而且,質疑與批判也是需要的,但是,不該在圍繞在「政治意識形態」的批判,也不該人云亦云將記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批判。
 
《媒體突圍》是當代台灣新聞工作者或新聞寫作的新典範之一,是「!」還是「?」。我認為,是「!」。若可,也希望大家一同來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temborough 的頭像
    attemborough

    傳播研究生的唬爛研究室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