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許多人談到這件事情,看到愈多人講這樣,我就愈氣,一肚子火~

我一直想問,如果媒體改革的基本論述如果要轉向

1.如果要轉向文化研究,如何將媒體改革存在的基本價值「公共性」的概念融入文化研究的論述之中?

2.諸如記者與獨立影視工作者已經down到谷底的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我們又如何用文化研究的論述幫助他們?以及進行社會運動與實踐?

3.如果要轉向主流經濟學的論述,我們要如何將「公共性」的基本價值融入其中?

4.諸如記者與獨立影視工作者已經down到谷底的勞動條件與勞動過程,我們又如何用主流經濟學的論述幫助他們?及進行社會運動與實踐?

5.公共化運動走到今日,再來就是必須關照與我們牽連甚密的傳播教育本身、電信領域以及基層媒體勞工,馬克思的關懷就在關懷這些基層勞工等真正弱勢的階級。那我們呢?如果最基本的經濟基礎條件無法保障與掌握,如何去探討文化研究中更上層次的消費?如何去用主流經濟與用主流經濟學為思考邏輯的敵人對抗?


老實說,我真的氣到了。環顧四週,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投注在政治經濟學的領域用心用馬克思的理想去關懷這個世界。

觀察傳播學術的論文,行政研究與主流經濟學、文化研究,比起政治經濟學來的多上多上好幾倍。

我承認文化研究非常有趣、語藝學能夠解構語言符號中的深層意義近而解構敵人的行動論述、主流經濟學與行政研究非常的"實用"!

然而政治經濟學呢?他真的很狹隘嗎(太多人這樣說了)?他真的窮途末路嗎?

這學期修了林麗雲的廣電制度與文化生產,我選擇作政治經濟學中的「勞動商品化」的期末(雖然一個星期後要交報告而我到現在還沒做)

才發現,傳播學界根本很少人(少的"可憐")願意回頭關心一個最基本的東西

那就是作為產業預備軍的我們自己,以及我們未來最可能成為的角色-「媒體基層工作者」。

當我們研究政策研究產業發展的同時

有多少人回頭想想  她們以後出社會大部分最有可能的成為的角色,竟然是我們最少去關懷的

有 的確也有人關懷

但是,很可惜的,許多人關懷的角度是從管理者由上而下的角度、關心自主性等

但是,沒有好的穩定的勞動條件,又何以獲得良好的自主性?以及較少的新聞室控制呢?

誰說政治經濟學走到了盡頭?


那麼,我們還要轉向嘛?


p.s.1.最近跟許多人談到這件事情,看到愈多人講這樣,我就愈氣,一肚子火~


p.s.2.我知道取徑無罪,最重要是立場,只是,如果取竟有問題,立場又如何把持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