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08.03.08 中時論壇〈藝人選邊 為誰辛苦為誰忙〉投稿原文

演藝界政治戲碼 為何而戰?

近日來,台灣演藝界為支持不同政黨總統候選人,反目成仇相互攻詰,似乎替台灣媒體與社會大眾餵養了一齣新的總統大選攻防新戲碼。然而,藝人們如此為自己所支持的政治陣營聲嘶力竭,我們卻仍無從得知,演藝界如此紛紛擾擾,到底為何而戰?

觀察幾日新聞,演藝界重量級人物們彼此相互攻擊的內容,不外乎攻詰對方的政治忠誠、立場,以及彼此與政治人物的關係,更甚者攻擊對方的人格,距離總統大選倒數之日越演越烈。只是,與台灣鄉土劇如出一轍的戲碼,對台灣社會,對總統大選,乃至於對於演藝人員的工作環境,台灣媒體產業的生態環境,能有何種幫助?

不能說演藝人員不應涉入政治,或表態支持政治人物。只是,演藝人員的政治參與,是否更當應關注於台灣社會與演藝工作者的集體利益與生存環境?若將眼界向外擴展,諸多隸屬於國外主流文化影視工業的演藝人員與團體,其參與政治,關注的焦點更放在社會公益與公共政策,乃至於本身影視工業的政策與工作權益上。

筆者不禁要問,表態支持兩黨總統候選人的演藝人員們,各位是否思考過應以兩方陣營的影視文化政策作為選擇政治立場的依據?國外的演藝團體與工會組織,例如美韓,會以集體組織的方式,關注與自身利益極度相關的影視文化政策,對政府或政治人物表態,乃至於此爭取合理的工作權益,然而,台灣呢?

韓國演藝工會在2006年,甚至更早前,即以集體之力,無論大小牌明星,共同死守韓國的國片影視配額制度。而剛落幕不久的美國劇作協會(WGA)罷工,不僅好萊塢的劇作家本身共同謹守不跨越罷工線的約定,更獲得好萊塢演員公會(SAG)的支持與協助,共同替負責生產好萊塢影視內容的編劇們,爭取更多應得的所得權益。

反觀之,台灣的影視環境惡劣如此,我們卻極為少見台灣演藝人員與工協會組織,以集體力量,對政府或政黨政治人物,遊說與爭取影視產業政策的改革與工作權益的保障。而此次演藝人員間的彼此鬥爭,更明白顯示非因兩黨總統候選人陣營所提出之傳播與文化影視產業政策,而仍只是統獨與藍綠意識形態之爭。以此,我們又如何看待演藝人員本身的政治態度?若當未來演藝人員的工作權益遭受損害,台灣的社會大眾又該如何面對這群演藝工作者?演藝人員們,團結好嗎?


(以下為投稿蘋果日報之版本,蘋果未刊出)

總統大選 演藝人員應團結

幾日來,台灣演藝界因為支持的政黨總統候選人不同,彼此相互攻詰反目成仇,似乎替今年的總統大選上演了一齣極為戲劇性的政治口水新戲碼。然而,藝人們如此為自己所支持的政治立場奮力哭喊,但在這一齣新台灣霹靂火的媒體大戲背後,這些人們到底為何而戰,外界仍是霧裡看花。

作為戲外的觀眾,觀察這一幕幕政治戲劇裡的演員演出,這些演藝界重量級大老們彼此相互攻詰的內容,不外乎質疑對方的政治立場,與政治人物的關係,甚至攻擊彼此的人格,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只是,此般政治戲碼,對台灣社會,乃至於演藝人員本身的工作環境,台灣媒體產業的生態環境,有何種幫助?

演藝人員作為具備社會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不能說演藝人員不該參與政治,或表態支持特定政治立場。只是,演藝人員與組織的政治參與,是否當應關注更多有關於台灣社會與演藝工作者的公共利益與產業環境?將視野推向全球,許多國外隸屬於主流商業文化影視產業的影視工作者與團體,參與政治時所關注的焦點更是放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與維繫,乃至於本身影視工業的政策執行與工作權益的保障上。

我想問,在媒體上透過鏡頭彼此放話的演藝人員們,各位是否曾思考過,應以兩方政治陣營的影視文化政策作為支持表態政治立場的依據?國外的演藝團體與工會組織,例如美韓,皆曾以集體組織的方式,關注與自身利益極度相關的影視文化政策,對政府或政治人物表態,乃至於此爭取合理的工作權益,參與政治,然而,台灣呢?

近看亞洲,韓國演藝工會曾於2006年,甚至更早,即以社會運動的方式,無論大小牌明星,共同上街頭死守韓國的國片影視配額制度。而才剛落幕不久的美國劇作協會(WGA)罷工,不僅好萊塢的劇作家本身共同謹守不跨越罷工線的約定,更獲得好萊塢演員公會(SAG)的支持與協助,以拒絕出席金球獎頒獎典禮的方式,替負責生產好萊塢影視文本內容的編劇們,爭取更多應得的所得權益。

反觀,台灣影視工作環境惡劣如此,卻極為少見台灣演藝人員與工協會組織,以集體之力,對政府機關或政黨政治人物,遊說要求影視產業政策的改革與工作權益的保障。而連日來藝人們紛紛嚷嚷的政治喧囂,更是非因兩黨陣營所提出之傳播與文化影視產業政策,而乃只是因統獨與藍綠意識形態不同而彼此互鬥。以此,若當未來演藝人員的工作權益遭受損害,台灣的社會大眾該如何面對這群演藝工作者?藝人大老們,此時應是拋棄統獨與藍綠的意識形態,團結爭取影視政策改革之時,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