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漲不停,學生讀不起~!」在炙熱的陽光下,一群關注國家高等教育政策
走向學費自由化的學生們,於輔大校園中聲嘶力竭大聲疾呼著。高學費政策不只
在台灣,這已是全球化趨勢,它正侵蝕著全球各國家的高等教育,逐漸的成為一
項商品,以往藉由高教促使階層流動的機會將逐漸逝去。

高等教育趨向高學費發展,為一連串政治經濟結構的歷史發展過程,或許,我們
可以將此稱之為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主要
因素有三:

一、兩次世界大戰後,國家逐漸冀望學術研究能使國家發展獲得實際的利益;

二、二戰後,民主化浪潮在全球大規模崛起,並使得平等主義得以深入一般大眾
  心中,社會流動成為普遍需求,而高等教育則被視為向上層流動的最主要管
  道;

三、1950到60年代引起關注的現代化理論與人力資源論,促使著第三世界國家
  開始提供各級教育服務,並期待有效改善其國家人力素質,以追求現代化。

也因此,大眾化趨勢逐漸形成,進入門檻降低,文憑亦不再成為社會特定階級文
化資本象徵。然則,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卻也帶來其市場化的問題。以台灣而言
,教育改革雖帶來高等教育的普及,然由於政策大量開放,許多專科學校陸續轉
型為普通大學,原有來自於國家補貼高等教育發展的資源與經費逐漸被稀釋,國
家政府對高等教育財政與資源分配亦日益沉重。為了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確保公
共資源的有效分配,以及順應加入WTO,遂開始對高等教育機構解除管制並賦予
其更大的自主空間。

以此,市場化對於高等教育產生了以下影響:

一、學校經費而言,解除管制並給予高等教育更大財務自主同時,政府所提供的
  高等教育經費與資源亦隨之刪減;

二、學生學費而言,由於政府經費的逐漸減少,大學院校(尤其私校)必須以提
  高學費來補足,也就是高學費政策或傷害學生權益的學費自由化政策;

三、行政管理與招募學生而言,競爭市場對生產效率的強調,導致學校的經營日
  趨企業化,並強調與就業市場的連結,以獲取學生就讀意願。

而現在問題即在於,市場化的影響,學校以提高學費與塘塞大量授課時數於老師
的方式,藉以獲取資源與節省成本,而此將影響學生受教權與老師升等研究權益
。更嚴重者,則導致企業可能以經費贊助或各種合作計畫,填補國家經費補助空
缺,並直接間接影響學校教育政策發展與教授研究,為學術資本主義。

這樣的學術資本主義,對學校的自主性與整體高等教育將造成傷害。影響者,高
等的目的變質為特定企業或國際勞動分工的附屬機構,而非培育一個具備人文與
知識素養的知識份子;學校與特定企業財團的合作,壞的影響為學校將有意無意
順其意志,在授課規劃、教育目的與學術研究上,為它所用。以此,高等教育原
有的精神將逐漸喪失,追求真理與知識本質,培育與人為本的獨立思考判斷精神
的原始意義將淪為口號。

對照當今台灣的傳播高等教育,在此大環境下,亦不可避免。政治力影響逐漸退
去的空間,漸由經濟與商業力取而代之,傳播高等教育的教育思維逐漸以業界用
人的思維為主流。而某些特定媒體財團以獎學金與建教合作的方式,補助學生學
費,並以綁約之方式要求學生入該財團企業服務。而這,便明明白白的是為一種
教育商品化,由學校與財團謀力合作與政府的不負責任,共同導演的一齣精采戲
碼。

在此結構下,傳播學院的教師,亦是無奈而又無力的一群受害者,與學生同受壓
迫,卻也得承受這份事實,努力在教學與研究中找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不僅如此
,或許我們可以說,高等教育自由化政策下的受害者,不分國立私立不分自然社
會科,所有的老師與學生們,都得承受這般來自於結構下的不當限制,成為財團
學校董事與政府得利下的犧牲者。

而今,學生們勇於站出來,我們應給予鼓勵與支持,甚而,我們皆應站出來,大
聲疾呼我們對於不合理的高教政策的不滿,促使政府正視之。


參考書目:

洪裕宏(2004),〈學術資本主義與學術人文主義-台灣學術卓越政策的深層省
       思〉,《當代》,203期,P16~27。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Our Questions:

1.您對於大學愈來愈多而學費愈漲愈高有什麼樣的看法?
2.您認為老師在這個結構下的角色是否同於學生?
3.您是否有權使用學校的每項學習資源?而在使用之時,是否有重重限制?您認
 為這樣的限制是否合理?
4.您是否認為教育是一種公共性事業,不該使教育商品化與市場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