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次所要導讀討論的,是《莊子》的處世哲學與傳播思想。這兩篇讀物,《齊物論》篇主要是在闡明莊子哲學與傳播思維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哲學;而《人間世》篇,就傳播領域而言,在於探究人際傳播(甚至牽涉到外交辭令)的傳播思想。
導論
一、莊子生平
1. 莊子,名周,字子休。《史記》列傳記載其為蒙人,曾為蒙漆園吏,並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一生為謎樣之人物,關於其出生地、生卒年等,皆已難以考據,現代人只能用古人所提供的斷簡殘篇推論其大略之出生地與生卒年。
2. 莊子的個性,與當時代的現實上會遙遠。他是一個至情之人,不只是對個人私情,還包括對宇宙萬物的情感。莊子認為天弟萬物皆有生命,對待任何東西都要一視同仁。所以,對萬物亦無厭惡、愛憎、是非之觀念,而既然一視同仁毫無差別,就變成無情了,但莊子的無情,正是其對於宇宙的大感情。
3. 莊子認為人類之所以有紛爭,是由於缺乏坦承,因此巧詐機辯的事,層出不窮。
4. 莊子是理智的。他知道「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他認為一個不知道知識範圍的廣大無限,而整天爭論你是他非的人,無異是「朝三暮四」的猴子。
二、莊子書之考據
1. 《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子》共52篇,其中內篇7、外篇28、雜篇14、解說3。根據記載,《莊子》如此分法,事實上大概是魏晉南北朝之時,已非園書本來之面貌。
2. 蘇軾懷疑,其雜篇〈盜跖〉、〈漁父〉、〈讓王〉、〈說劍〉四篇非莊子所作。並認為其對於孔子是表面攻擊而暗中幫助。然自從蘇軾懷疑莊子文章有偽作後,後進學者考據《莊子》內的文章是否為偽作者,日漸增多。
3. 《莊子》內篇,古來皆認為是莊子所著,但近人亦有懷疑。然,我們看《莊子》內篇,可發現其可說是莊子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自〈消遙遊〉而〈應帝王〉,由至人之无己到外則應帝而王,內容條理,一貫而成。
4. 《莊子》外、雜篇,則後人一致認為,非出於一人之手。其不但是莊子學說的繼承,並且是填補道家思想真空時代的文獻。
三、莊子學說要旨
(一)莊子哲學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1. 莊子認為創造那宇宙的本體是一個「非物」。如果物的產生之前還有一個物,則這個物之先又有物,推論下去則毫無止境,因此要找出一個「非物」。這個「非物」就是《齊物論》所談「未始有物」的境界,此一境界,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沒有分別,渾沌一片。這種渾沌也就是莊子所謂的道,是萬物的根源,也是「物之初」。
2. 道是超乎時間、空間存在的實體,它是宇宙一切事務的本源.但又無為無形感官看不見的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抽象的存在。
3. 因為道的本體遍在,所以莊子的道,也可以說是「全」,但也不能把他說死,因為莊子的道,根本是不可稱說的。
4. 就此,其認識論中包含不可知的成分。因為道是全,不可知,人類的知識再淵博仍是全的一部分。根據這一部分的智識,來觀察宇宙的事物,必然產生偏見,有了偏見就看不見道的本真了。
(二)莊子的人生觀
1. 生死如一
莊子認為宇宙一切事物的自然縣項都是相對的關係,事有始必有終,有白天必有黑夜,不斷循環。因此,人生亦復如此,生死如日夜變化,生不足喜而死不足悲。而他也認為人生在是就如一場夢,有時夢中又有夢。一個人憂死是痛苦的,只有忘卻生死關頭,把生死都看為同樣的平淡,才是真正的快樂。
2. 萬物一體
莊子認為,萬物從本位發展,或為人、或為物,是沒有必然性的,變成什麼東西全是偶然。而我們出生為人只是一種偶然,並非萬物中最為高級的,變成人並無可喜之處。他並且認為,天地萬物渾然一體,沒有差別相。而世間之所以有差別相,是由於人去追逐那事物的現象,不知宇宙的本原是「道通合一」的。追求是非,強分彼此的人,只是徒勞。
3. 宿命論
老子到無為而法自然,莊子則演進為宿命論。他認為人一出生,是富貴或貧賤,一切都是造化安排好的。甚至更進一步認為,一切人為的事物,亦是造化的安排。在莊子看來,人事無非天命,自然的形體發展是由於「命」,後天的傷殘也是「命」。連皇帝都沒有自由,一切都歸造化安排。人生際遇是人不可左右的。雖然如此,莊子還是認為要順著環境去做。我們不能違背天理,但亦不能站在危牆之下。
(三)莊子的倫理觀
1. 目標
莊子修養的理想,是在求超出相對的世界,逍遙於無限的絕對世界。終極目的,是要達到至人、神人,或真人的境界。
2. 去成心
成心,與佛教的執著同,白話文亦可解釋為「主觀」。人若迷於幻象,就會產生是非得失之心,有就是所謂成心。人一有成心,看任何事物都不會正確。我們常說要用客觀來看待事物,但事實上卻不能脫離主觀。若沒有成心,就沒有是非。沒有「自我」,就不會有我見,也就沒有誰是誰非。有是非,是因為站在「自我」的立場。
儒墨之爭,相互指摘誰是誰非,都是以主觀的立場看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莊子認為,個人的智識,不能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
那到底是否有「客觀的標準」呢?莊子認為是非難以區別,他認為要用被議論的對象的本然情形去做判斷的根據。(與儒家設身處地之說,頗為類似)
3. 無欲
莊子認為,人有名利之心就像被帶上枷鎖,所以要去功名,與眾人同。借用《道德經》之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利害相生同為一體,我們根本就不要貪求富貴名利。去欲,造成莊子文學藝術上的成就,度於後世的文學影響極為深遠。因為有欲則會往實用的方向去想,而實用則是文學發展的阻礙。唯有用象徵的方法來寫,才可從自我以外一切可見之物象,傳達出自我內心不可見的世界,也就是西方的象徵主義。
4. 心齋坐忘
心齋就是心裡的忌諱。人要精神專一,不知有己,如同庖丁解牛,目無全牛,把心理的忌諱拋開,才能與道接近。
《齊物論》的傳播播思想
《齊物論》的主題,主要說明莊子的宇宙觀與認識論。
莊子認為,辯論的過程中,若因為唯恐口辯失敗、患得患失,用盡各種言論的方法,將會彼此都沉溺在這種日漸銷毀的情形下,無法自拔、恢復本性。這樣下去,會使他們的神明閉塞無法透氣,以致心靈走向死亡無法返回。
莊子亦認為,自己的成見不能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誰沒有成見作為標準呢?這不需要大智慧,愚昧的人也可以做到,因為取決於自己的心就好了。但是,假使自己形成一定的意見,而要去評判是非,就像「今天要去越國卻說昨天到達」一樣。這是把沒有當作有。
人們的言論和自然風吹並不相同。學者們儘管發議論,但他們所談論的對象並無一定準則,如果是這樣,他們的議論彼此之間有什麼分別?如何分別呢?儒家與墨家的是非爭論,出自於他們都以為自己認為「是」的意見去批評別人的「非」,然後以自己的「非」去批評別人的「是」。
物象沒有不是以他物的彼,作為自己的此而存在的,你從這一面看就看不見另一面,自己知道就知道,不知道還是不知道。天地乃是一個絕對的理念,萬物乃是一馬。從道的觀點來看,都是通而為「一」的。因此,不用辯論,只要把智慧寄託於平庸的道理即可。既然都是言論,也就是一類,你的言論與我的言論沒有區別。不用去追逐現象進而區別它們,因為宇宙本來就是沒有區別的。
言論本來也沒有是非。有了是非就有界限。有了界限,就有次序之分,有了合宜與不合宜的分別,也就有了辯論。從而,產生競爭的心理,有了爭執。莊子說,聖人對事情只有論列(敘述)而不加以評論。
莊子認為,辯論誰對誰錯、誰是誰非,最後還是不能知道誰是誰非。每個人都有認識上的缺陷,這樣要請誰來做公平的評判呢?假使見解與我相同的人,他已認同我,如何評判?若見解與我們都不同的人來評判,又該如何評判?而若請一個見解跟我們兩個都類似的人來評判,怎麼能評判?
是非如果要等待讓變化無常的現象來評定,就等於無所待,就要用自然的分際來平息辯論。而什麼叫做用自然的分際來平息辯論?也就是說,「是」可以叫做「不是」、「然」可以叫做「不然」。如果「是」可以為「是」,自然與「不是」有區別,也就不用辯了。
《人間世》的傳播思想
人間世,在討論人如何與人相處與自處的道理。以下是一則故事,莊子藉孔子之話來闡述自己的想法。
葉公子高被派任出使齊國,離開前去向孔子請益。葉公子高很恐懼,他擔心會因為達到任務卻積勞成疾,若沒有達成任務則會被君主降罪而接受逞處。
孔子認為,天下有兩大法則,一為命、二為義。子女愛親是命,是人之天性;臣子事君是義,無論何時都要接受國君統治,是人生無法逃避的。做臣子的人,只要按照實際情形去做而忘掉自身,去做就對了!
各國互相交往,對於鄰國必定以信用互相來往,對遠方的國家必定用忠誠的語言去結交,以語言去結交必定要由使臣傳達。傳達兩國君主相喜獲相怒的話語,是天下最難的事情。若是傳了虛妄乖誕的話語,則使臣就會遭殃。也就是說,「要傳平實的話,不要傳那些虛增的話,這樣傳話才能保全自己。」
語言就是風波,做事總有得失。風波是流動的,得失則容易發生危險。忿怒的起端沒有別的原因,都是由於花言巧語偏激失當。事情苛刻記較大過,別人必定起意報復,但他卻還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因此,「不要改變國君的命令,也不要勸他去成就什麼事。過度,就是增加事情本來的實情。」改變國君的命令,或者勸他去成就什麼事情,都是危險的。成功一件事情需要長久的時間,而壞事成了要改也來不及了,能不謹慎嗎?
My Questions:
1.您如何看待莊子的傳播思想?您認為這兩篇文章中,包含了何種當今傳播領域
中所分類的傳播思想?
2.莊子認為知識永無止境,而我們都是以自己的是批判他人的非,您是否贊同?
又您是否贊同他的思想理隱含著共識與溝通理性的觀點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