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的,我不夠用功!」
這是昨天,學期正式結束,與老師聚餐後,我對自己這一年來的評價。現在,是該對自己這一年做個回顧與檢討的時候了。
這是昨天,學期正式結束,與老師聚餐後,我對自己這一年來的評價。現在,是該對自己這一年做個回顧與檢討的時候了。
前年冬天的喜悅過後
前年的1月11日,是我輔大大傳所甄試放榜的日子。那是個複雜的心情,是的,我終於考上了,終於也成為一名所謂的「研究生」。終於成為「研究生」的我,沒有閒著,只是,也”不務正業”的,開始參與一些社運活動,開會、上街頭,實際參加與感受到了好幾次的社會運動,是什麼樣子。
然而,對於研究所課業與如何做好一位研究生這檔事情,我以為,自己是可以勝任的;我以為,我真的了解研究生應該如何自處。我已為我知道,所以,也就放心的把自己的生活放在參與活動之上。當然,成為準研究生的這個半年,參與了反學費自由化的一連串運動,的確是很充實的!
9月,初入輔大文友樓。文友樓與對研究生生活的想像一切是那麼樣的新奇。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校園生活,一切似乎都非常美好,也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輔大校園內的一花一草讓我前兩週都充滿著希望與輕快。然而,就在學期正式展開而課業日漸繁重之後…
研究生生活的基本認識
我在大學時代的學習與認知讓我了解,作為一個研究生,其必須面對的是如何自己學習、自己成長,讓自己學習如何「獨立思考」與「獨立研究」,是研究生念研究所的目標與任務。研究生與大學生的不同之處,在於大學生是被動學習,而研究生則必須主動研究。大學生的課堂,是老師上課滔滔不絕的講課,學生被動的聽講;然而在研究所,課堂上是一個「公共領域」,研究生是討論的主體,老師則如同主持人,是引導話題、協助討論、導正觀念的角色。在研究所的課堂上,「discuss」是最重要的!
而研究生本身,必須開始要把自己當作是一個發展知識的「研究者」,而不再純然只是一位「學生」(我們所上有一位老師曾說:「我個人會將老師與學生間的關係視為是『同事』,而非單純只是師生關係」)。
修課,也不該再以大學的選課思維,先看他「好不好過」!而是要看他的課是否是你有「興趣」的?你「想要」的?最重要的是,對你的「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是否有幫助的?量化的成績分數,也並非絕對是你個人學習的評鑑標準。
在一間好的研究所中,老師開課,是以他自己的研究方向與內容作為基礎(基礎必修課例外)。每門課每週都會有固定的書籍與paper要閱讀,大部分會是英文原文,少部分才會有中文。研究生基本上每週都必須依照進度閱讀,課堂上,則有人必須負責導讀他所安排到的當周讀物,與同學老師討論、報告閱讀的重點與心得。
也就是說,課後閱讀文獻、課堂中負責導讀、課堂上的討論,是作為一社會科學研究生的責任、義務也是權利。
在學期末,多半會有一個月的時間,寫一份基本上是萬字起跳的final paper。這份final paper,有的老師會要求寫前三章即可(也就是論文中的研究方法設計)、有的老師,則會要求做完分析與結論。final paper的目的,是讓研究生能夠實際訓練寫論文研究報告的能力,以及嘗試以這學期所學之知識,對自己有興趣的研究主題進行研究報告,做一份研究規劃整理甚至是實際研究出一個結論。
我的研究生生活實際狀況與問題瓶頸
然而,也因為如此,我的研究生生活說實話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並不是很好過。由於我的英文程度並不是頂好,就此,我必須下課後,馬上回家,花一週的時間閱讀我所要導讀的責任區域。我必須花上一周的時間,每日12小時,週末假日接在家中面對電腦,熬夜也算是家常便飯,才能翻譯解決完一篇20頁的英文paper。
也就此,我的碩一研究生生活大部分就是:上課→回家→唸書翻譯寫報告→吃飯→睡覺→上課→唸書…。日復一日,生活場域只有自己的房間、飯廳、從台北到輔大的中正路、輔大文友樓三樓研究所教室幾個地方,偶爾有空才參與一些其他活動。
也因為這樣,我強烈的感受到比大學時代更為強烈的孤獨與寂寞感。下課回到家,我必須面對自己、面對電腦、面對paper。就此,碩一結束了,碩班生活令我困擾與持續在調適的問題與瓶頸,仍是英文與寂寞孤獨。
而我,仍舊持續在尋找可以解決的途徑與方案,解決這兩個阻礙我獲得成就感的巨大威脅。如果沒有這兩個問題,我想,我的研究所生活是得心應手的,是可以好好去思考如何學習「獨立思考」與「獨立研究」的!
這一年,我修了什麼?做了什麼?
研究所的修課,還有一個問題是,由於課程的上課方式與內容的充實程度,以及課堂報告討論、期末報告的要求程度,比起大學的loading更重更為要求。也因此,一次修課超過12學分(大概是四門課),便是不智而且壓力極為沉重的。再加上如果有跟老師一起做研究,擔任研究助理等,則要處理的事情更多。在研究所,是否能夠學到東西應當是比一次修了多少課來的更為重要。當然,如果英文程度很好,閱讀與思考、寫研究報告的能力也極強,要一次修20學分,如果撐的住的話,那就修吧!但千萬記得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肝臟。
事實上,輔大大傳所所提供的師資與課程,基本上是廣泛的,老師其實大部分也都頗為嚴謹而有熱誠,但對我來說,仍有所不足。而我對自己修課的規劃,則是到碩三上,讓自己慢慢學、好好學!
輔大大傳所必修只有碩一上的「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以及一門「研究所入門」。而我在上學期除此之外,亦多加了一門「廣電制度與文化生產」。這學期,則修了「傳播政治經濟學」與「質性研究與方法論」。
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不必多說,一門是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基礎知識,一門則是培養研究生欲進行研究工作最基本的工具技術與問題思考的基礎能力。而研究所入門,則是一門引領與引介研究生活、學術基本倫理與規範的入門課程。
廣電制度與文化生產,主要在探討廣電節目生產與文化經濟發展各面向的問題,後設思維是從批判性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思考邏輯切入探究之。傳播政治經濟學,則是一門從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後設思維出發,探究新聞傳播媒體與國家社會關係間的結構性問題,以及處於這個結構下的被壓迫者的傳播訊接收權益與工作者的勞動問題。質性研究與方法論,則是論及如何從社會學的想像中思考研究問題、如何進行文獻探討與寫作,以及質性研究方法的初步介紹。
令我受益良多與慶幸的是,在我碩一這個時期,雖然念的很累,但都遇上了扎實而嚴謹的老師。這一年的收穫,無非是在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上更加深厚,也在研究發想與寫作邏輯的組織能力上,學習到許多精采而豐富的觀念。
這一年,也讓我初步確立了三個研究方向,一為我自大學以來便關心的教育問題;二為在台灣新聞傳播學術界仍極少處理的媒體工作者勞動過程與勞動意識、勞動商品化的問題;以及,三則為以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式的關懷對資訊社會與電訊傳播的議題逕行探究。
對自己這一年來的反省與批評
苦於對英文與寂寞感的恐懼與調適,這對於我在學習與閱讀上產生了許多無法克服的障礙與困難。以及,我仍就在其他非學校課業與研究的事情上,挪出了一部分心思。
就此,我也相對的花了一些時間在非課業上,也因此我不夠用功於閱讀、導讀翻譯,以及尤其是期末報告的思考組織與寫作上。這是我必須深自檢討與反省的。且,我也必須反省自己的時間規劃,我並沒有好好的做好自己整學期的時間規劃與安排,以至於有很多工作與學習被自己所延宕。「不夠用功!」我必須要以此警惕自己!
碩二後的未來規劃?
碩二的課程,我本已思考好,剩下兩門留在所上修習,其餘則皆到其他學校進行修課。不過讓我頭痛的是.下學期所上安排了一位國外的客座教授前來所上開設「跨文化溝通」,這是一門極具挑戰的全英語授課課程,要選擇我也很害怕無法上課,不選,則失去了一次可以練習的機會,沒有人修課對這位客座教授也極度不禮貌。雖然有很多人鼓勵我修課,但對我而言實在必須要慎重考慮才是!
這個暑假,我勢必要把先前沒有念好的東西補回來,也必須修改一些報告,讓它們到達可以發表的程度。
提醒自己,請務必認真,也務必加油!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