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世新社發所社發講座「樂生院保留運動」專題心得,歡迎批評指教!)

2007年對於台灣社會運動與樂生院本身,都是一項重要的歷史進程。樂生院的保留運動,從院民本身的續住與賠償與否,向外擴散,包括新莊與周遭縣市以及新莊市民的空間政治經濟學、痲瘋病與台灣醫療衛生的疾病管制史、樂生院建築的歷史價值、捷運工程的專業霸權政治經濟學、文史古蹟的認定政治學、台灣社會現代化歷程的政治經濟學、媒體的社會運動再現,乃至於甚至牽動了2007與2008年的立法委員以及總統選舉。

總而言之,樂生院保留極其單純卻也極其複雜,也可以證明,樂生院並非與台灣社會隔絕,而是與台灣社會彼此牽動著。其更不同於紅衫軍倒扁運動太過單一的政治訴求,而夾雜著更為複雜的社會意識與情感於其中。

從樂生院保存運動所幅散出來的各項社會議題,是使台灣社會各種病徵浮現,並且得以適時檢討修正的契機。總的來說,這是台灣社會對於「人與社會關係」的總檢討,是台灣社會面對政治意識形態之外的過去歷史的檢討,也是台灣現代化發展過程的檢驗。近幾年來的社會運動,已少有如此牽涉層面甚廣的社會與政治運動,能讓我們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關係。

對於台灣社會運動發展與社會運動史而言,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承接了過去反對國民黨白色恐怖的黨外政治運動,以及要求民主開放的80年代學運,那七八零年代所謂社運黃金時期的歲月的台灣社會運動發展史。在當前民眾對於政治反感,對社會公共議題關注度冷感,對所謂社會運動冷漠的時代,能夠獨立於政治意識形態鬥爭之外,持續懈而不捨,並且引發415為樂生而走的大遊行,實尤為難能可貴。415遊行的成行,對於在同一時代仍持續進行各項社會運動,卻苦無群眾的不同社運團體而言,也是一個新的刺激與認識。

在415大遊行的那天,以及先前幾次青年樂生聯盟與各校代表在台大城鄉所的行前策劃會議,我感受到一股跨越時空的力量,那是不同時代的人們,為了追求同一種政治與社會價值,而相聚在一起的信念。在這之中,我甚至一度自我感覺良好的認為,我們如同其他革命事件一般,正在一處毫不起眼的地方,策劃著一場風起雲湧的革命事件,於今回想,是有那般莫名熱血。而且隨著參與的人數愈多,那股感受力更為強大。

然而,無論樂生保存運動所牽涉的社會層面多麼廣泛,學生們是如何熱血澎湃地在替樂生保留策劃一場場的抗議行動。我們仍不能忘記,樂生保留是為誰而保留?樂生院與樂生保留運動的主體,是仍生存在新莊市樂生療養院的院民阿公阿禡們,不是學生、教授或者其他社會知識份子。在他們過往之前,是主體,在他們過往之後,仍舊是樂生院的保存的主體。

我們仍必須顧及樂生院民的心靈深處,他們自己的真實期待是什麼?他們如何看待這群幫忙四處抗爭的學生、部落客,乃至於學院教授與其他社會知識份子?我們仍舊是協助者,而非抗爭的主體。若我們從樂生院民自己的言語中觀察,我們其實可以發現樂生院民對樂生保留運動的態度,與學生對樂生保留的態度,之間的落差。這樣的落差,可以讓我們重新反思自己跟院民之間的距離,以及對樂生保存的期待的不同。

這也是樂生保留運動神奇之處,在於這運動甚至可能也是社會運動者,以及自稱社會運動工作者的邊緣份子的一種自我意識再思考與再改革的契機。面對社會與網路上,對於樂生保留運動的學生們的批評,除了一些完全沒有進入狀況的隨意批評之外,是樂生青年聯盟以及其他社會運動團體自己必須自我反省與檢討修正的。

社會運動者與社會運動的被保護主體之間,我們是必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樂生保留運動是院民的運動,是院民與樂青的運動,也是社會知識份子與院民共同努力的運動。但是,它不該是樂青或者社會知識份子個別為主體的運動。

以此,若反思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從我所關注的媒體議題來看,台灣的媒體改革,應該是台灣使用媒體的閱聽人們共同的運動,是閱聽人與傳播學院知識份子共同的運動,也是閱聽人與傳播知識份子,以及媒體第一線工作者共同的改革運動。我們勢必當喚起閱聽人對現行台灣政府傳播政策制度不足的反抗,對台灣當前劣質媒介環境的反抗,以及傳播工作者對媒體資方過度壓榨的反抗。並且,以他們為主體,台灣的媒體改革運動才能具備正當的群眾基礎,建立更為強大的公民社會對於自身傳播權益維繫的意識,以此,公共廣電機構的存在更具正當性,對政府也才能進行更強大的公民監督,對商業媒體的亂象更有強大的民意作為反抗的後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temborough 的頭像
    attemborough

    傳播研究生的唬爛研究室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