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有線電視換照風波迷霧:關鍵在哪裡?

◎魏玓

Part I

這次的衛星電視頻道換照風波,早在預料之中,不過,失望在所難免。失望的是,許多社會輿論,還是在第一時間就採用藍綠架構和扣帽子手法來反應;失望的是,任何形式的國家管制或介入,還是被不分青紅皂白地否定和排拒;失望的是,在這個媒體資本家主控全局、帶動社會集體沈淪的環境中,還是有人毫不批判地接受維護媒體自由就是維護新聞自由的說法。

當然,這些誤解和反應,除了那些為了政黨或企業利益的發言以外,很大一部份確實有其歷史原因和現實證據。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只能期待,社會可以逐漸理性地探討這些問題的各種面向,而不再總是先給判斷,先給評價,才來認識,才來討論,或根本不討論。這樣下去,不僅是媒體改革,很多社會改革都將是事倍功半的。

在許許多多的質疑裡,有一個是我認為較有意義,也值得好好來思考一下的。那就是,媒體確實該接受某種管制(regulation),但是這次換照審議的過程,牽涉到了「內容」或「品質」的管制,因此不宜。理論上,確實如此。比較進步的媒體政策思維,都將重點放在結構管制上,而不是內容管制,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國家控制(control)。

我們毫無疑問支持這個思維,並且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內容管制。不過,這種分析性的區別,可能混淆了一個事實:結構管制的最終目標,仍然是內容。以英國來說,將電視服務設計成公、私競爭體系,讓公共電視BBC獨佔強制性的收視費,進行最多樣性的公共服務;而播廣告的商業電視,同樣必須接受一定的頻道任務、節目規劃,和表現評鑑等等管制機制。商業衛星電視執照發放較為寬鬆,但也可以因為不符某些標準和評鑑,撤銷其執照。這一方面讓商業機制的靈活性可以發揮,但是另一方面也讓這些商業媒體必須承擔一定程度的社會責任,進而足以與公共電視產生良性競爭。

這套機制不見得完美,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雖是結構性管制,不過最後的目標,還是讓英國公民能夠看到「有品質的內容」(quality content)----所謂品質,當然不是菁英品味之謂,而是具有社會集體意義的。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美國在內),實施某種媒體政策的目的,主要就是因為自由放任的市場體系,無法有效提供這種優質內容,甚至是往相反方向發展。

Part II

那麼,這樣「終究指向內容」的結構管制,會不會造成寒蟬效應?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答案,必須作更細緻的分析。首先,這裡牽涉到兩個關鍵,一是管制機構的獨立性,二是結構管制所切入的部分,是否直接、間接牽涉到媒體的政治或政黨立場問題。

就第一點來說,毫無疑問新聞局是不合格的,相關法律的規定是不周延的,這恐怕也是近日所有爭議的最重要來源。但是我已在其他文章中一再陳述,當這一個不合格的機構要執行現行不周延法律所賦予的權力時,具有媒改社社員身份的審議委員採取了積極介入和監督的策略,使此一權力之運用有利於公益,並不被政府濫用。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比較積極,但是容易引起爭議的選擇。

不過,媒改社認為新聞局角色應該被更獨立機構所取代的立場,以及相關審議辦法應有更多公眾參與的訴求,並沒有因此放棄,事實上,媒改社在每一個重要階段都不斷強調這樣的主張;只可惜經常被淡化或忽略。而媒改社成員們之所以願意執行任務到結束,除了以公益和專業為堅持之外,基本上也是因為並無充分證據顯示,新聞局正藉此機制進行政治考量的干預。換句話說,新聞局並不獨立,但是本次審照過程,卻是相對獨立的。當然,參與的結果,究竟算不算成功,有待公評。

另一方面,就目前新聞局和審議委員的說明來看,唯一被砍掉的新聞頻道東森S台,其撤照理由都與新聞專業表現有關,沒有任何事項與政治立場或是特定事件的處理立場有關。或許你會說,那當然,如果他們是因為政治問題撤掉東森S台,怎麼可能把理由寫出來!我不可能不同意這個推論。不過,這仍然不足以證明這是一個政治考量、剷除異己的動作。這裡,也就關連到我要談的第二個需要更仔細探討,也是我認為更重要的面向。

我們必須將一個脈絡帶進來,那就是,台灣商業電視原本的表現,在我們的政治領域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以及,他們跟政治勢力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事實上,我無法想像有人能夠舉證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對台灣民主政治現況的正面貢獻(如果有的話)超過他們的負面貢獻。無論是從提供的資訊品質、資訊的類別、資訊的正確性等等面向來看,新聞頻道絕大部分是在讓這個社會更不理性,更無法進行重要的、深刻的民主對話和民主程序。這些例子,包括灌票、假新聞、製造對立、政媒兩棲、聚焦政治作秀與口水……不勝枚舉----只要可以創造收視率。不要忘了,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曾經舉世無雙地改寫了新聞自由理論的經典口號之一「媒體是永遠的反對黨」為「媒體是永遠的執政黨」。

我當然不是說,我們可以因為在民主政治上沒有正面貢獻就砍掉一個新聞頻道(事實上此次換照審議並不是如此,否則,有幾個新聞頻道可以留下來?),我只是要說,新聞頻道或是政治投機份子以此為理由,說執照審議就是政治迫害、是白色恐怖、是違反新聞自由、會造成寒蟬效應(從來都沒變成蟬,哪來寒蟬效應呢?)……根本就是模糊焦點,混淆視聽----而這兩件事情,正是新聞頻道的專長。

事實上,還有很多證據顯示,新聞頻道以及其背後的高層老闆,無論個人立場或是頻道表現偏向藍還是偏向綠,都跟朝野政黨的各種政治勢力,有某種緊密的聯繫。其中很多媒體資本家,根本就是藍綠通吃,或根本是牆頭草。反過來說,大多數政治人物無分政黨,也必須跟特定媒體(甚至最好是所有媒體,尤其是影響較為普及的電視)保持某種良善關係,無論是私下的利益交換、人際關係建立,或者是百般配合媒體發言和上節目,成為媒體寵兒,或至少是某些特定媒體的寵兒,進而累積政治實力。商業電視和政治人物,在一個各自相對安全的基礎上,聯手讓台灣的民主政治淺薄化、民粹化了。這種複雜共生關係,商業媒體當然是不會告訴我們的。

換句話說,我們民間社會面對的,本來就不是一個理想民主社會的政治和媒體關係;台灣的政治部門與電視媒體關係,絕不像部分評論宣稱或想像的那麼「緊張」。從這個角度去評斷和回應媒體政策的制訂與效應,是很難切中要害的。民間社會面對的,其實是一個政治力量和(商業)媒體力量的統合體,一個各取所需(媒體所求商業利益,政治人物所求政治利益)的共犯結構。當然,它們之間並非沒有衝突,關鍵在於,它們的衝突不是監督制衡上的衝突,而是赤裸裸的利益衝突。此時此刻,民間社會更應提防被似是而非的論調分化改革力量。我相信的是,不但媒體自己不想被改革,政治人物也不想看到媒體改革,他們更樂意見到的,是媒體改革力量的永恆阻滯、永恆分裂。這才是我們面對的最大陰謀。

(魏玓 2005/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mbo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